艺术评论|滑稽戏《陈奂生的吃饭问题》:悲中有喜,笑中有泪的“吃饭”故事
来源:扬子晚报    时间:2023-08-08 17:37:43
01:02

2023年8月7日下午,由江苏艺术基金资助,江苏省艺术评论协会、《扬子晚报》共同主办的2023年度艺术人才培养资助项目“舞台艺术评论人才培训班”邀请江苏省艺术评论学会副秘书长靳扬扬老师为大家主持、授课,带领学员们赏析、讨论优秀滑稽戏剧目《陈奂生的吃饭问题》。


(资料图片)

该剧由江苏常州市滑稽剧团创作,王宏、张军编剧,胡宗琪导演,根据常州著名小说家高晓声《陈奂生上城》系列小说改编。全剧讲述了“漏斗户”陈奂生和他的三个子女,自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,在各个重要历史时期围绕土地、粮食、吃饭问题发生的令人捧腹又心酸的故事。故事开始时,已被医生判为绝症的老年陈奂生回溯自己的一生。在那个吃不饱饭的年代,陈奂生糊里糊涂地与逃难来到这里的女乞丐傻妹成了亲。而傻妹居然给陈奂生带来了三个孩子……全剧向观众呈现了陈奂生一家关于“吃饭”的欢笑和泪水,经验和教训,展现了改革开放40多年中国农村、农民以及社会历史进程的缩影。

目前,该剧已荣获第十五届全国精神文明建设“五个一工程奖”,先后入选“文化和旅游部全国舞台艺术重点创作剧目”、“国家艺术基金大型舞台剧资助项目”、“文化和旅游部戏曲剧本孵化一类扶植剧目”、“江苏省舞台艺术精品创作扶持工程重点投入剧目”、文旅部“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舞台艺术精品创作工程”等重要项目。同时,还参加了“江苏戏曲名作高校巡演”、“戏曲百戏(昆山)盛典”、“江苏省基层院团优秀剧目展演”、“中国原创话剧邀请展”、“中国戏剧节开幕演出”、“全国舞台艺术优秀剧目网络展演”、“艺起前行”优秀新创舞台作品上海展演、“奔小康·云展播”国家艺术基金资助项目展播等活动,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。

主持人靳扬扬老师首先向学员们介绍了《陈奂生的吃饭问题》,这是一部悲中有喜、笑中有泪的作品。在观剧结束后,她从对学员们创作上的启发着手,针对全剧主题立意的高妙、时间线处理的巧妙展开细致分析。然后,通过个人对全剧“题眼”——反复出现的台词“吃饭是个问题,问题不是吃饭,不是吃饭问题”的解读,引导学员们深层次理解全剧。在靳老师的主持下,学员们展开热烈讨论,认真分享观剧心得。

周宇(江苏省戏剧文学创作院)

我就《陈奂生的吃饭问题》这个作品主要谈两点:一是它是一个笑中含泪的作品,在保持滑稽剧幽默诙谐的同时,以1949年之后中国土地政策的变化为线索,触及了当代中国社会的许多重要问题,拓展了滑稽剧表现的范围和内容,刻画了以陈奂生为代表的农民形象,形象生动,主旨深刻;二是从结构上来讲,它是以现实世界和回忆世界并进的结构方式,通过剧中陈奂生妻子傻妹和他的三个儿女的故事,串联起了围绕“粮食”“土地”的数个社会侧面,结构精巧。

黄茜(江苏省戏剧学校):

滑稽戏在舞台表现形式与音乐制式包容性较强,因此,便于它在戏剧现代化的道路上更早地找到突破口。滑稽戏是在上海、苏南地区,都较为活跃的剧种,但要注意的是,每一个地区的滑稽戏都具备各自的特色。《陈奂生的吃饭问题》这个戏,不论是从语言上,还是人物形象、表演艺术上都能够清晰地辨识出常州地区的地域特色与人文风情,很好地抓住了常州地区的地域特色,是一个“常州”的滑稽戏。它继承和发扬了滑稽戏本身对于“戏谑”的追求,把它从曲艺中继承过来的很多叙述手法,与现代舞台导演技法相结合,时空处理更加得自由,是一部在形式上具备了现代意味、高品质的舞台艺术作品。

王斌(南京大学艺术学院):

整体来说,这部戏的观感挺好,偶尔看得有点入戏了,竟然跟着做起动作来。有时也会被表演或者对白逗笑,当然,也会有令人思考的地方。

这部戏开始讲述的是上世纪七十年代“吃口饭”的问题。傻妹为了讨口吃的,在生产队长王本顺的撮合下和陈奂生结婚。这种为了吃口饭而结婚的细节让我想到了电影《牧马人》。傻妹为了孩子而选择结婚,实则是母爱的一种体现。做媒的王本顺却趁两人洞房吃了那碗本属于傻妹的饭。这一细节为后面王本顺谎报村情等情节埋下了伏笔。王本顺身为干部,把责任与担当抛到脑后,不顾村民实际的吃饭难题,联合村民去欺骗、讨好上级与领导,极具讽刺意味。众人和吴书记一起吃饭的细节,则使得讽刺意味更加浓厚。

吃饱饭是最基本的现实需求。在能吃到饭后,戏则转向了基于吃饭之上的生活需求或者更高级需求。这一情况既是现实状况的写照,又符合“需求理论”的逻辑。这种逻辑性与现实性促使分土地、土地证与结婚等细节非常具有带入感与反思性。与其说分土地是吃饭的问题,还不如说它是“婚姻”与“权利”、“承诺”与“人性”等问题。因为陈奂生、傻妹没有结婚证,王本顺不愿意给傻妹和三个孩子分土地。王本顺既违背了当初的“盖章”与“誓言”,又通过自己的权利无视陈奂生、傻妹的“事实婚姻”及其相应的权利。幸好,吴书记亲自送来的土地证给陈奂生带来了光明和温暖,为权利、公平、责任正名。

如果说分土地是陈奂生一家生活的开始,那么戏剧后面则是通过“拒绝土地征收签字”、“老二放弃土地”、“高架桥占用土地”、“村里征收土地”、“同意土地征收签字”等情节来探讨“生存”、“开始生活”之后的“如何生活”问题。老二陈斤当初为了讨好老婆,信誓旦旦地说放弃土地,然后离家经商去完成自己的发财梦。其顽劣终是害了自己,不仅生意大亏、外债累累,更重要的是失去了感恩父亲、珍惜亲情的良知,结果,不得不厚着脸皮又回到家中索要土地。与老二的厚脸皮相比,老大陈两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还有一定的“孝心”,愿意对父亲尽孝。他先担任县粮库主任,后当上了粮食局副局长,是三个儿女中最出息的一个。但可惜的是,他经不起诱惑,乱用权利、倒卖粮食,逐渐走上了一条错误的不归路。或许最孝顺的应属老三陈吨,她不仅承诺永远陪着父亲,而且还通过医院发现了父亲得了癌症。如果不是村里征收土地需要签字,老三或许不能发现父亲癌症这一事实。土地和癌症使得一家人又聚在一起了,开始重新回忆起点滴往事。这是一种生活的悲哀,也是一种悲哀的生活。戏剧在悲喜交加中发挥着讽刺性、反思性的内涵与意味。

此外,学员们还分别从各自的专业背景出发,对如何发掘各地滑稽戏的地域特色、结尾舞蹈的象征意义等议题展开讨论,为大家以后的创作、评论工作打开了思路。

通讯员:段丽

实习生 潘肖敏 扬子晚报/紫牛新闻记者 沈昭

校对 徐珩

X 关闭

推荐内容

精彩推荐

Copyright ©  2015-2023 京津冀卫浴网版权所有  备案号:京ICP备2022022245号-12   联系邮箱:434 922 62 @qq.com